校办-党务校务公开(在运行)
 学校主页 | 专栏首页 | 责任单位 | 公开制度 | 公开目录 | 年度报告 | 报送登录 
当前位置: 专栏首页>>党务公开>>思想建设>>11.先进典型、优秀事迹的宣传报道>>正文

扎根科技扶贫一线 带领村民“种”出致富路——记广西大学农学院教师唐小付

时间:2020-10-23  信息提交:李真3232154  部门审核:宣传部_孙瑞

http://gx.people.com.cn/n2/2020/0907/c390645-34276949.html

唐小付在南宁市马山县里当乡内钱村开展辣椒高产栽培技术培训

“下乡,我的最爱!”在一次下乡扶贫的路上,唐小付随手拍下乡路上的风景,并配上这句话发到了朋友圈。

唐小付是广西大学农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师,是广西蔬菜产业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副团长。2012年,他被选聘为广西农村科技特派员,2014年被选聘为广西贫困县科技特派员。作为一名农村科技特派员,唐小付平日主要到南宁市的马山县、西乡塘区、良庆区及河池市宜州区进行科技扶贫,同时,他扶贫的足迹遍布广西多个地市。

科技扶贫十七年初心不改

从初次下乡开展科技扶贫,到现在已经过去十七年。参与科技扶贫这十七年来,唐小付的足迹遍布广西的各个县、镇、村子。几乎每一周他都会抽空下到村屯指导村民开展农业生产。有时碰上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村子,他必须先坐车到市里,再转坐班车到县城或乡里镇里,下了班车还要搭乘摩托车走一段山路才能进到村子里。其中,他是个别贫困县的“常客”,不仅经常到县里指导村民,还会和村民同吃同住。久而久之,他对村子、对村民的情况都掌握得一清二楚,村民对他也有了极大的依赖和信任,唐小付也渐渐成了村民们的知心朋友。从参加科技扶贫到现在,多个贫困县的贫困户在他的指导下实现了增收。

谈起他的扶贫初心,还要追溯到他第一次下乡参加科技扶贫工作。2003年,唐小付正在广西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当时他跟随广西大学农学院的几位老师到马山县古寨乡指导村民修建地头水柜,这是他第一次下乡扶贫。到了马山县后,唐小付发现村民的饭桌上极少见到蔬菜,了解后才知道当地很少种植蔬菜,村民们吃的蔬菜大多只能从别的县市调运,菜价很贵,村民们根本吃不起。他深受触动,决定要到马山县继续开展蔬菜产业科技扶贫。时间一长,科技扶贫这件事就这样坚持了下来。

扎根贫困县 指导贫困户实现增收

马山县作为唐小付科技扶贫的主战场,在他10多年的不懈努力下,马山县的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的玉米、水稻、甘蔗种植向高效益的蔬菜、水果种植转变。特别是蔬菜方面,已经由房前屋后种植向田间地头发展,由自给型向外供型转变,蔬菜生产由露地生产向大棚设施生产转变。目前,马山县的蔬菜种植面积达5万亩,受益的贫困户5000多人,贫困户通过种植蔬菜年人均增收3000元,蔬菜自给率已由10多年前的不足10%,发展到现在基本能自给自足,部分蔬菜品种如指天椒、黑皮冬瓜、茄子等还远销全国。

2018年,唐小付科技扶贫的脚步第一次迈入了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镇乍洞村。唐小付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帮助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为了找到适合乍洞发展的农业产业,降低种植风险,初到乍洞村,唐小付就实地查看当地的地形地貌,挨家挨户地走访当地的老人,或是长居于此的村民,仔细了解了乍洞村的种植习惯、灾害性天气发生情况等,调查走访发现:乍洞村处于石山地区,山地多,水田旱地少,村里种植的主要以甘蔗、水稻、玉米等经济效益比较低的农作物为主。根据乍洞村的气候、土壤及水肥条件,唐小付为村民选择了百香果及蔬菜。

选择好种植的作物后,他便着手开始指导村民种植百香果及蔬菜。然而,一个难题横在了他的面前:如何做好贫困户的思想工作,让贫困户信任和依赖他,并跟随他的指导进行作物种植?面对村民的观望态度,唐小付决定先选择几户乐于接受指导的村民,给他们赠送种子种苗,并对他们进行细致的种植技术指导:整地施肥、播种育苗、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他都会亲自到地里指导农民操作。在唐小付的精心指导下,这几户村民种植的百香果、西瓜、茄子等果蔬喜获丰收,便销售一空,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于是,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百香果和蔬菜种植的行列中来。

经过唐小付的指导,越来越多的贫困户选择加入百香果和蔬菜种植。到目前,乍洞村已有约100户村民加入百香果种植,约30户村民参与到蔬菜种植中去。百香果和蔬菜的种植给他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实现每户贫困户年增收2000元以上,带动贫困户182户。

“我必须对村民负责”

在唐小付看来,做好科技扶贫工作,不但要有过硬的技术和本领,还必须要能吃苦、愿下地、有热爱。没有过硬的农业技术,就无法指导和带领村民脱贫;没有能吃苦的性格和热爱扶贫的心,就没有办法长久地坚持下去,更无法获取村民的信任。

“我必须运用我的专业知识去帮助农民脱贫,不能因为我技术不行,而导致‘越扶越贫’。我必须对村民负责。”若是专业知识和本领不过硬,选择的作物不合适当地种植、品种不符合市场消费需要或是种植技术不过关,都无法让村民实现增产增收,就会极大地浪费村民的人力和物力,结果只能“越扶越贫”。因而,他对自己的专业技术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

除此之外,扶贫工作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做好贫困户的思想工作,以及如何让贫困户尽快掌握农业种植新技术,并说服贫困户长期以来养成的“等靠要”的思想,改变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这些都是做扶贫工作需要考虑的难题。刚到一个贫困县时,许多村民往往会对科技特派员有所抵触,多年的扶贫经验让唐小付摸索出一些方法来。他会先将自己培育出的一些优质种子种苗赠予村民,并全程指导村民进行种植,获得一定经济效益后,村民自然会信赖他,并加入到种植的行列中来。到目前为止,唐小付已向各个县的贫困户们赠出价值约5万元的优质种子种苗。

“农村情结和乡亲的信任,是我永远的动力”

下乡扶贫并不轻松,要想能长期坚持下来,并对下乡扶贫保持一颗热忱的心,更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唐小付能长久地坚持下乡扶贫,并且一直保持扶贫初心,除了责任感和使命感,还跟他的“农村情结”分不开。唐小付从小在农村长大,小时候就总在地里帮着家人照看农作物。每天上学路上,他总爱先跑到地里看看瓜熟没熟、菜长得怎么样了。十岁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帮着家人到市场一起卖菜。也正是因为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每天都跟农田和作物打交道,唐小付在报考大学的时候,毅然选择了广西大学农学院,并由此打开了下乡科技扶贫的大门。

到现在,唐小付依然跟许多村民保持密切联系。村民们在种植上遇到了困难和疑惑,都会直接通过微信或者电话向他咨询。“村民们比较信任和依赖我,我也很乐意经常给他们解答技术上的疑惑。”经过他农业技术指导,许多村民的作物都实现了增收,每年的收入也比以前翻了番。

“我不觉得下乡苦,反而很乐意去做这件事情,这可能就是一种农业情怀吧。是农业情怀让我在这么多年里,都愿意并且热爱坚持做这个事情。”唐小付说。

2020年,唐小付开始参与家乡临桂的乡村振兴工作。恰逢桂林市临桂区在中庸镇泗林村建立首个村级“博士工作站”,他便成为了首批进站为家乡乡村振兴服务的7名博士之一,为家乡的现代农业产业规划建言献策、为家乡的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作为一个博士,我还是希望能为家乡做点贡献,希望家乡的扶贫工作能越来越好。”唐小付如是说。

广西大学党务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发

上一条:扎根八桂大地 书写壮美人生——记广西大学教授王双飞 下一条:攻坚克难 志智双扶拔穷根

关闭


广西大学版权所有版权:Copyright@2015